临床实践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7.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12-28; 25(36): 3224-3229
Published online 2017-12-28. doi: 10.11569/wcjd.v25.i36.3224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98例临床特点与诊治
许会丽, 张连峰, 周琳
许会丽, 张连峰, 周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河南省郑州市 450052
许会丽, 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胃肠道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贡献分布: 张连峰与周琳负责设计与审校; 许会丽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及论文撰写.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81472325.
通讯作者: 张连峰, 教授, 主任医师,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建设东路1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lfzhang91999@126.com
电话: 0371-66862062 传真: 0371-66862062
收稿日期: 2017-11-02
修回日期: 2017-11-22
接受日期: 2017-12-03
在线出版日期: 2017-12-28
文章亮点
背景资料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b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消化系统少见病, 但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因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 漏诊及误诊率仍较高. 深入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对提高早期确诊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研发前沿

长期服用激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 布地奈德作为一种激素, 对EG治疗有效, 且其不良反应较少, 将来是否能代替糖皮质激素成为治疗EG的首选药物有望进一步探讨.

相关报道

有文献报道, 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 可治愈EG, 但需要进一步验证.

创新盘点

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大, 详尽细致的分析了EG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 以降低该病的漏诊率、误诊率.

应用要点

过敏史、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骨髓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对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内镜活组织检查和腹水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是诊断的关键, 糖皮质激素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名词解释

蛋白丢失性肠病: 指肠道或肠道外的病变导致蛋白从肠道丢失, 常常合并其他原发病; 主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水肿.

同行评价

本文研究立题有依据, 列入病例诊断规范, 有病理组织和细胞学依据, 设置严谨, 观察全面细致, 结果明确可信, 统计正确, 讨论简洁. 对临床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治有参考意义.

同行评议者

高泽立, 副教授, 周浦医院消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九院周浦分院; 霍丽娟, 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刘杰民, 主任医师, 贵州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