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5.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09-18; 23(26): 4200-4207
Published online 2015-09-18. doi: 10.11569/wcjd.v23.i26.4200
大肠癌中PIK3CA、PIK3CB与EGFR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王雷动, 吴淑华, 李扬扬, 高向前, 何双, 温菲菲
王雷动, 吴淑华, 李扬扬, 高向前, 何双, 温菲菲,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3
王雷动, 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消化系肿瘤的研究.
基金项目: 山东省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 No. 2010GSF10259.
作者贡献分布: 本课题由王雷动与吴淑华设计; 研究过程由王雷动、李扬扬、高向前、何双及温菲菲共同操作完成; 研究所用试剂由吴淑华提供; 切片阅片与结果判读由吴淑华、王雷动及李扬扬完成; 本论文写作由王雷动完成.
通讯作者: 吴淑华,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256603,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二路661号,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wsh6108@126.com
电话: 0543-3258654
收稿日期: 2015-07-12
修回日期: 2015-08-03
接受日期: 2015-08-26
在线出版日期: 2015-09-18
Abstract

目的: 检测大肠癌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PIK3CA和PIK3CB的表达水平, 分析EGFR与PIK3CA、PIK3CB之间的相关性, 探讨三者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对靶向治疗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20例大肠癌组织、30例正常大肠黏膜(距病变边缘>5 cm)病例组织中的EGFR、PIK3CA和PIK3CB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在大肠癌组织中EGFR、PIK3CA、PIK3CB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48%、55.7%和75.9%, 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5). 大肠癌中EGFR阳性同时伴有68.9%的PIK3CA阳性及86.2%的PIK3CB阳性, 而EGFR阴性时依然伴有PIK3CA(43.5%)、PIK3CB(66.1%) 阳性. EGFR受体的表达水平与PIK3CA、PIK3CB蛋白的表达差异有显著(P<0.05). 大肠癌组织中EGFR、PIK3CA和PIK3CB蛋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5). 120例大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4.5 mo, 5年生存率为49.2%,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PIK3CA、PIK3CB、EGFR、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不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存在EGFR、PIK3CA与PIK3CB的高表达, 并且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 PIK3CA、PIK3CB的高表达不仅与EGFR的激活有关, 同时存在自身突变引起的高表达, PIK3CA、PIK3CB、EGFR、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PIK3CA、PIK3CB突变可成为影响以EGFR为靶点治疗的因素.

Keywords: 结直肠癌; 上皮生长因子受体; PIK3CA; PIK3CB;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核心提示: 检测大肠癌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PIK3CA和PIK3CB的表达水平, 分析EGFR与PIK3CA、PIK3CB之间的相关性, 探讨三者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对靶向治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