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2.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08-28; 20(24): 2310-2317
Published online 2012-08-28. doi: 10.11569/wcjd.v20.i24.2310
小肠移植中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病理学
梁玉梅, 余琦, 张晓燕, 李元新, 曹兵生, 李宁
梁玉梅, 余琦, 张晓燕, 李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病理科 北京市 100091
李元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普外科 北京市 100091
曹兵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超声科 北京市 100091
梁玉梅, 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消化系病理、移植病理学的研究.
作者贡献分布: 本研究由梁玉梅设计; 研究过程由梁玉梅、余琦及张晓燕操作完成; 李元新与曹兵生提供了文中的临床及超声影像数据; 数据分析由梁玉梅完成; 本论文写作由梁玉梅与李宁完成.
通讯作者: 梁玉梅, 主治医师,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扈路甲17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病理科. yumei.liang@yahoo.com.cn
收稿日期: 2012-05-11
修回日期: 2012-07-06
接受日期: 2012-08-01
在线出版日期: 2012-08-28
Abstract

目的: 观察重度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AMR)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回顾分析相关文献, 为小肠移植急性AMR的诊断总结经验.

方法: 切除的失功能移植肠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4 μm切片并行HE染色. 详细观察移植物中肠壁各层及肠系膜内组织中主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分级评价急性排斥反应及血管病变, 并进行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移植物内各级血管广泛受累, 包括肠壁及肠系膜内各级血管. 受累血管的改变以肠壁浆膜下层内的小血管及动静脉的滋养血管最为显著, 主要表现为小血管壁的纤维素性坏死和/或血管内血栓形成, 受累血管周围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 红细胞漏出, 组织水肿, 部分病变血管周围伴有纤维素性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病变血管内膜C4d沉积. 小肠黏膜固有层内血管显著扩张伴淤血, 偶见血栓形成, 肠黏膜隐窝上皮细胞正常, 未见急性排斥反应.

结论: 血管壁的纤维素性坏死及血管内血栓形成是重度急性AMR的主要病理学改变. 病变可以广泛累及移植物内各级血管; 小肠黏膜内血管的病变可能不代表最严重的病变; 临床早期确诊AMR的发生不能单纯依赖小肠黏膜活检.

Keywords: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小肠移植; C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