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8.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06-08; 16(16): 1728-1733
Published online 2008-06-08. doi: 10.11569/wcjd.v16.i16.1728
肝脏脂肪酸在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中的代谢
陆金来, 陈金联, 陈明祥, 洪静, 陈维雄, 朱金水, 陈尼维
陆金来, 陈金联, 陈明祥, 洪静, 陈维雄, 朱金水, 陈尼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科 上海市 200233
陆金来,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 主要从事肝病及消化系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贡献分布: 陆金来与陈金联对此文所作贡献均等; 本研究由陆金来与陈金联设计; GC-MS分析由陆金来、陈维雄、朱金水及陈尼维完成; 数据分析由陆金来、陈明祥及洪静完成; 本论文写作由陆金来与陈金联完成.
通讯作者: 陈金联, 200233, 上海市宜山路600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科. wqq_021002@163.com
电话: 021-64369181-8970 传真: 021-64837019
收稿日期: 2008-01-16
修回日期: 2008-04-25
接受日期: 2008-05-12
在线出版日期: 2008-06-08
Abstract

目的: 探索脂肪酸代谢变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正常喂养1 wk后, 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n = 7). 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 高脂饮食组以高脂饲料喂养. 实验第16周分别处死大鼠, 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 ECF衍生GC/MS技术分析NASH大鼠与正常大鼠肝组织脂肪酸代谢的变化, 并运用SPSS11.0软件, 进行主成分分析(PCA), 观察代谢产物信息.

结果: 高脂饮食组大鼠脂肪肝病变程度均为+++, 均达到脂肪肝诊断标准, 且炎症明显. NASH和正常组大鼠肝组织代谢组形态具有明显差异. 高脂饮食大鼠NASH肝脏与正常组相比较, 存在明显的脂肪酸谱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 除正十二烷酸降低0.56, 其余脂肪酸均显著升高(P<0.05), 硬脂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二十烷酸、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亚油酸分别升高5.42、4.10、11.56、5.86、1.89、1.82、8.00和2.44倍, 且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升高.

结论: NASH大鼠肝脏存在明显的脂肪酸代谢变化, 肝细胞内各类脂肪酸聚积、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率失衡和正十二烷酸降低可能对脂肪肝炎症发生、肝损伤有重要作用.

Keywords: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