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1.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09-28; 19(27): 2835-2840
Published online 2011-09-28. doi: 10.11569/wcjd.v19.i27.2835
IL-10基因转化的大肠杆菌对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顾秋平, 谢俊锋, 陈江, 张翼, 洪凯, 白爱平
顾秋平, 陈江, 张翼, 洪凯, 白爱平,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6
谢俊锋, 赣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81070310; No. 30860108;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2007GZY1168.
作者贡献分布: 本课题由白爱平与顾秋平设计; 研究操作过程由顾秋平、谢俊锋、陈江、张翼及洪凯完成; 论文写作由顾秋平与白爱平完成.
通讯作者: 白爱平, 副教授,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baiap@163.com
收稿日期: 2011-04-28
修回日期: 2011-06-17
接受日期: 2011-06-21
在线出版日期: 2011-09-28
Abstract

目的: 观察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基因转化大肠杆菌(E.coli/mIL-10)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影响, 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方法: 将小鼠IL-10基因序列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mIL-10), 阴性组为空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0).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 正常组对照组, DSS组, DSS+E.coli/mIL-10组, DSS+E.coli0, E.coli/mIL-10组和E.coli0组. 建立小鼠急性DSS结肠炎模型. 自小鼠模型建立第1天开始, DSS+E.coli/mIL-10组和正常鼠+E.coli/mIL-10分别给予E.coli/mIL-10灌胃至实验结束, DSS+E.coli0组和E.coli0组分别给予E.coli0灌胃至实验结束(1×108 cfu/天/只), 正常对照组以及DSS组给予同等培养基灌胃至实验结束. 每天观察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 并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炎症肠段肿瘤坏死因子(TNF)、髓过氧化物酶(MPO)和核因子(NF)-κB P65的表达.

结果: 自实验第4天开始DSS+E.coli/mIL-10组小鼠DAI明显低于DSS组和DSS+E.coli0组. 实验结束时DSS+E.coli/mIL-10组结肠组织中TNF(172.46±66.71 pg/g组织)、MPO活性(2.35±0.39 U/g组织)比DSS组和DSS+E.coli0组[(237.85±47.01)和(239.81±50.38) pg/g组织]、[(4.15±0.77)和(3.5±1.23) U/g组织]均明显降低; 结肠组织NF-κB阳性表达减少. 正常小鼠给予重组大肠杆菌灌胃后未出现结肠黏膜损伤.

结论: 利用经IL-10基因转化的大肠杆菌可以明显缓解DSS小鼠的结肠炎症损伤, 减低MPO活性、抑制炎症肠段炎症细胞NF-κB的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结合肠道共栖菌表达IL-10可以为IBD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Keywords: 白介素-10; 大肠杆菌; 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