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2.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04-28; 16(12): 1273-1280
Published online 2008-04-28. doi: 10.11569/wcjd.v16.i12.1273
柴胡皂甙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王宝峰, 程延安, 王西京, 刘振国, 马红兵, 白明华, 党双锁, 贾晓黎
王宝峰, 马红兵, 白明华, 王西京,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4
程延安, 刘振国, 党双锁, 贾晓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4
王宝峰, 硕士, 主要从事肝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0471982.
作者贡献分布: 王宝峰和程延安对此文所作贡献均等; 此课题由王宝峰, 程延安, 王西京, 刘振国, 马红兵, 白明华, 党双锁及贾晓黎设计; 研究过程由王宝峰, 刘振国, 白明华及贾晓黎操作完成; 研究所用新试剂及分析工具由程延安, 马红兵及党双锁提供; 数据分析由王宝峰, 马红兵及贾晓黎完成; 本论文写作由王宝峰, 刘振国, 白明华及贾晓黎完成.
通讯作者: 王宝峰, 710004, 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 wangbf1680@sohu.com
电话: 029-87679789
收稿日期: 2007-12-10
修回日期: 2008-03-29
接受日期: 2008-04-21
在线出版日期: 2008-04-28
Abstract

目的: 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 SSd)对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2, COX-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VEGF)及CD34表达的调节作用, 并探讨其与SSd抗肝肿瘤作用的关系.

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 随机分为5组: 模型组(n = 20), 对照组(n = 10)与SSd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各组n = 20). 对照组给予(ig)等量生理盐水, 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ig)2 g/L二乙基亚硝胺(DEN, 10 mg/kg), 每周5次, 同时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不同浓度SSd(2.0, 1.5, 1.0 mg/kg), 至16 wk停药. 分别于第6、12、16周处死大鼠, 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各期肝组织病理学结构的改变, 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COX-2、VEGF及CD34的表达.

结果: 实验第6、12、16周, 单纯造模组大鼠呈现典型的肝细胞损伤、增生硬化和肝癌形成的病理变化. SSd各治疗组大鼠癌结节数及灶的大小均小于模型组. 镜下单纯造模组癌细胞呈多形性, 异形性明显; 相反, SSd各干预组癌细胞分化程度高, 异形性较低.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X-2、VEGF及CD34均在诱癌早期表达较少, 肝癌期表达明显增强. SSd干预后, 肝癌形成期COX-2、VEGF及CD34表达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与单纯造模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 COX-2与VEGF(r = 0.815, P<0.01), VEGF与MVD(r = 0.862, P<0.01)以及COX-2与MVD(r = 0.726, P<0.01)的表达均明显正相关.

结论: SS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Sd下调肝肿瘤中COX-2的表达, 抑制VEGF的活性有关.

Keywords: 柴胡皂甙D;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肿瘤;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