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Open Access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5.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05-28; 23(15): 2480-2486
在线出版日期: 2015-05-28. doi: 10.11569/wcjd.v23.i15.2480
影响磁控胶囊内镜操作效率的因素
孙学国, 刘希双, 田字彬, 张凌云, 刘福国, 纪凤芝, 路艳艳, 姜坤
孙学国, 刘希双, 田字彬, 张凌云, 刘福国, 纪凤芝, 路艳艳, 姜坤,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3
孙学国, 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
作者贡献分布: 此课题由刘希双与田字彬设计; 操作由孙学国、路艳艳及刘福国完成, 张凌云与纪凤芝协助; 数据分析由孙学国与姜坤完成; 论文写作由孙学国完成; 刘希双修改审校.
通讯作者: 田字彬, 教授, 266003, 山东省青岛市江苏路16号,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tianzb@qdumh.qd.sd.cn
电话: 0532-82911302
收稿日期: 2015-03-05
修回日期: 2015-03-27
接受日期: 2015-04-02
在线出版日期: 2015-05-28

目的: 探讨磁控胶囊内镜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影响磁控胶囊内镜操作效率的因素.

方法: 记录磁控胶囊内镜对胃内各部分结构观察情况, 判断磁控胶囊内镜对胃部疾病诊断的可靠性. 对比两种饮水方法对胃内清洁度的影响及体位变化对操作时间的影响, 观察影响操作的因素.

结果: 212例患者中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及幽门的图像采集比例分别为85.8%、89.6%、95.3%、88.2%、93.4%及91.1%, 胃窦最容易采集到清晰的图像, 为83.0%, 胃底最差, 只有48.6%. 饮水1500 mL组胃内清洁满意度84.6%(44/52), 而饮水500 mL组仅75.6%(121/160), 但两者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并不是饮水量越大胃内清洁度就越高, 体位变化组操作时间(15.4 min±9.5 min), 与单纯操作组(25.1 min±7.4 min)相比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

结论: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胃部疾病安全可靠, 操作前饮水500 mL便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胃内清洁度, 如果配合患者的体位变化, 有助于缩短操作时间.

关键词: 饮水量; 磁控胶囊内镜; 体位变化; 临床应用

核心提示: 磁控胶囊内镜是我国武汉安翰公司全球首创. 利用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在胃内的运动, 能够比较清楚地观察胃部黏膜. 对一些心理素质较差或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 可以作为胃镜检查之外一个良好的补充. 操作中的一些细节, 如饮水量的多少及体位的变化等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引文著录: 孙学国, 刘希双, 田字彬, 张凌云, 刘福国, 纪凤芝, 路艳艳, 姜坤. 影响磁控胶囊内镜操作效率的因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 23(15): 2480-2486
Factors influencing efficiency of conducting magnetically guided capsule endoscopy
Xue-Guo Sun, Xi-Shuang Liu, Zi-Bin Tian, Ling-Yun Zhang, Fu-Guo Liu, Feng-Zhi Ji, Yan-Yan Lu, Kun Jiang
Xue-Guo Sun, Xi-Shuang Liu, Zi-Bin Tian, Ling-Yun Zhang, Fu-Guo Liu, Feng-Zhi Ji, Yan-Yan Lu, Kun Jia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03,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Correspondence to: Zi-Bin Tia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16 Jiangsu Road, Qingdao 266003,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ianzb@qdumh.qd.sd.cn
Received: March 5, 2015
Revised: March 27, 2015
Accepted: April 2, 2015
Published online: May 28, 2015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iability of magnetically guided capsule endoscopy (MGCE)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performance.

METHODS: The reliability of MGCE in diagnosing gastric diseases was judged by recording the pictures f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omach. Factors influencing MGCE operation was assessed by comparing the cleaning degree of the stomach between two kinds of drinking way and the effect of body position change on operation time.

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cardia, gastric fundus, gastric body, gastric angle, gastric antrum, and pylorus pictures taken in 212 patients were 85.8%, 89.6%, 95.3%, 88.2%, 93.4% and 91.1%,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satisfactory pictures of the gastric antrum was highest (83.0%), while that of the gastric fundus was lowest (48.6%). The rates of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drinking 1500 mL water and 500 mL water were 84.6% (44/52) and 75.6% (121/160), respectively, showing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15.4 min ± 9.5 min) in the body position chang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25.1 min ± 7.4 min) in the simple operating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MGCE is reliable for detecting gastric diseases. Drinking 500 mL water before ope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atisfactory cleanliness degree of the stomach. The mean operation time can be shortened by changing the patient's body position.

Key Words: Water volume; Magnetically guided capsule endoscopy; Position change; Clinical application


0 引言

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首选[1-3], 影像学检查次之. 因为具有侵入性, 即使有麻醉胃镜可以选择, 部分患者也会因为担心胃镜及麻醉的风险而拒绝. 而影像学检查, 如上消化道钡餐及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 虽然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胃部疾病的检出率[4,5], 但对于空腔脏器的价值仍很难让临床医生满意. 磁控胶囊内镜是在继承第一代胶囊无线传输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磁场控制功能, 其图像质量甚至达到了能够媲美电子胃镜的程度, 同时又因为其无创、无交叉感染等优点, 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13-12/2015-1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212例, 年龄9-78岁, 男145例, 女67例, 平均年龄42.6岁±13.2岁. 纳入标准: (1)健康体检者; (2)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 包括有家族史、生活不规律、饮食习惯不良、酗酒等; (3)出现消化系可疑症状者, 如长期腹痛、腹泻、厌食、黑便、原因不明的消瘦及贫血等; (4)消化系统疾病需要定期复查者, 包括胃炎、溃疡及疾病内镜下治疗后; (5)循证医学、药效评估等. 排除标准: 绝对禁忌征: 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 相对禁忌征: (1)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及瘘管者; (2)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植入者; (3)吞咽障碍者; (4)孕妇.

磁控胶囊内镜系统由武汉安翰公司生产, 包括磁控胶囊内镜控制系统、NaviCam磁控胶囊内镜、便携记录器、胶囊定位器及操作软件系统5部分(图1), 胶囊控制系统包括检查床、磁头、平移旋转台及控制台4部分. 通过位于控制台的左右控制杆, 可以完成胶囊的水平、垂直旋转, 亦可以完成胶囊的潜水、跳跃、悬浮及掉头等动作. NaviCam磁控胶囊内镜长27 mm, 直径11.8 mm, 头端视角140°, 质量5 g.

图1
图1 磁控胶囊内镜系统. A: 遥控胶囊内镜控制系统; B: NaviCam遥控胶囊内镜机器人; C: 便携记录器和检查服; D: 胶囊定位器; E: 控制和显示软件ESNavi.
1.2 方法

1.2.1 检查: 受检者于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前适当饮用清水及消泡剂, 到检后常规签署知情同意书, 开启操作台及控制软件, 输入受检者信息, 受检者穿戴好便携记录器后平卧于检查床. 激活胶囊, 待实时监控画面稳定后嘱患者吞服. 操作者控制操纵杆, 适时查看胃内图像. 操作结束后记录胃内各部分图像采集情况、操作时间、患者的不适感及相关发现.

1.2.2 评判标准: 操作完成标准为胶囊在胃内主要部位分别完成3次上浮、下潜动作, 同时在每个点完成水平、垂直360°旋转, 达到基本能显示出胃内主要解剖结构并采集到图像. 主要解剖结构包括: 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及幽门(图2).

图2
图2 胃内结构图像. A: 贲门; B: 胃底; C: 胃体; D: 胃角; E: 胃窦; F: 幽门.

将采集到图像按质量分为3个等级: (1)优秀: 全面而清晰的图像; (2)中等: 图像在全面或清晰方面有欠缺; (3)差: 未采集到该部位图像.

根据视野清晰程度, 参考胃镜下图像评价标准[6], 将胃内清洁度分为4个等级A级: 全胃无泡沫, 视野清晰; B级: 部分胃腔内有少许泡沫, 视野尚清, 基本不影响观察; C级: 胃腔内见部分泡沫, 变换体位及增加饮水后视野有所改善; D级: 几乎所有胃黏膜表面附着大量泡沫, 变换体位及增加饮水后仍难以改善(图3).

图3
图3 胃内清洁度评价. A: 全胃无泡沫; B: 部分胃腔内有少许泡沫; C: 胃腔内见部分泡沫; D: 几乎所有胃黏膜表面附着大量泡沫.

1.2.3 研究步骤: 磁控胶囊内镜由超过5000例胃镜操作经验的内镜医生完成, 操作前每位医生均经过模型胃操作, 能熟悉分辨胃内结构图像及控制杆操作.

具体方法: (1)212位患者, 检查结束统计胃内各部位图像采集情况, 以检验磁控胶囊内镜对胃黏膜观察的可行性; (2)212位患者按术前饮水量不同分两组, 饮水1500 mL组: 共52例患者, 术前2 h饮清水1000 mL, 术前1 h口服西甲硅油40 mg, 15 min后再饮清水500 mL, 总饮水量1500 mL. 饮水500 mL组: 共160例患者, 术前1 h口服西甲硅油40 mg, 15 min后饮清水500 mL, 总饮水量500 mL. 通过记录患者胃内清洁度, 以A级+B级数量表示胃内清洁度准备满意, 比较不同饮水量对胃内清洁度的影响; (3)饮水量500 mL的160例患者分两组: 单纯操作组: 共25例, 患者平躺于检查床, 只依靠操作者控制操作台操作. 体位变化组: 共135例, 患者平躺于检查床, 根据具体操作要求, 体位可以任意变化, 主要包括左侧卧位、平躺及右侧卧位. 通过对比操作时间来检验体位变化对操作的影响.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磁控胶囊内镜可行性研究

212例患者, 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及幽门6处结构采集到图像的比例分别为85.8%(59.9%+25.9%)、89.6%(48.6%+41.0%)、95.3%(78.3%+17.0%)、88.2%(57.5%+30.7%)、93.4%(83.0%+10.4%)、91.1%(70.3%+20.8%), 采集到优秀图像的比例分别为59.9%、48.6%、78.3%、57.5%、83.0%、70.3%. 各主要解剖结构图像采集比例均在90%左右, 胃体最高, 达95.3%, 胃窦其次, 贲门最低也有85.4%. 胃窦最容易采集到清晰的图像, 比例高达83.0%, 胃底最差, 只有48.6%(表1).

表1 磁控胶囊内镜采集胃内结构图像.
胃内结构图像质量n(%)
合计(n)
优秀中等
贲门127(59.9)55(25.9)30(14.2)
胃底103(48.6)87(41.0)22(10.4)
胃体166(78.3)36(17.0)10(4.7)
胃角122(57.5)65(30.7)25(11.8)
胃窦176(83.0)22(10.4)14(6.6)
幽门149(70.3)44(20.8)19(8.9)212
2.2 饮水量对胃内清洁度的影响

饮水1500 mL组胃内清洁满意度达84.6%(44/52), 饮水500 mL组胃内清洁满意度仅75.6%(121/160), 经统计学比较,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显示并不是饮水量越多胃内清洁度就越好(表2).

表2 不同饮水量对胃内清洁度的影响.
分组疗效n(%)
合计(n)
满意不满意
1500 mL组44(84.6)8(15.4)52
500 mL组121(75.6)39(24.4)160
合计(n)16547212
2.3 体位变化对操作时间的影响

在相同胃内准备情况下, 体位变化组患者平均操作时间15.4 min±9.5 min, 与单纯操作组25.1 min±7.4 min相比明显缩短, 经统计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种体位下检查完成时间比较.
分组n最大值(min)最小值(min)mean±SD(min)Levene检验tP
单纯操作组2541.58.125.1±7.40.554.820.00
体位变化组13538.88.615.4±9.5
3 讨论

胶囊内镜于20世纪90年代由以色列公司最早发明, 后相继有奥林巴斯胶囊、MiRoCam胶囊及国产OMOM胶囊上市, 为消化系疾病的诊查提供了很大的方便[7], 目前已成为小肠疾病筛查的首选检查[8,9]. 以上胶囊均为被动式推进胶囊, 其动力只能依靠胃肠道自身的蠕动, 对食管、小肠等管腔直径较小的消化管检查意义较大, 对胃、结肠等管腔直径较大的消化管检查意义较小, 可以认为是第一代胶囊. 动力驱动式胶囊为第二代胶囊, 是在第一代胶囊的基础上增加了动力驱动, 按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驱动与外部驱动两种[10], Glass等[11]设计的机械足胶囊, Shi等[12]设计的潜行胶囊等均属于内部驱动; 外部驱动大多是通过体外磁场控制胶囊, 如Keller等[13]通过磁铁装置EMP-2在体外控制胶囊运行, 在对7名志愿者进行的研究中, 能够观察到75%左右的胃部黏膜. 国内杜凡等[14]开展了类似的研究, 纳入患者55例, 检出浅表性胃炎45例, 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3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 胃窦肿瘤1例, 未见异常4例. 近期有奥林巴斯与西门子公司联合研究的磁共振磁场控制下的胶囊内镜系统[15,16], 文献报道比较详细地讲述了体外磁场控制下的胶囊运行的可行性, 通过与胃镜检查结果比较, 显示在某些小的细节方面, 如小的糜烂、高分化息肉等, 胶囊内镜甚至具有比高清胃镜更大的优势.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所用武汉安翰公司生产的磁控胶囊内镜系统于2013-01获得国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 结构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类似磁共振)、胶囊内镜、便携记录器、胶囊定位器及操作软件5部分. 胶囊内镜是在第一代胶囊基础上增加了金属属性, 在体外磁场中, 可以根据磁场变化完成水平、垂直旋转, 亦可以完成上浮、下潜、跳跃及掉头等动作, 能够比较全面的观察胃部黏膜, 易于操作. 应用至今共完成检查212例, 操作时间由开始时1 h左右缩短到目前约15 min 1例, 操作中的一些技巧也随着经验的积累及厂家的指导经历几次较大的变化. 在对212例患者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及幽门6处主要解剖结构的观察中, 采集到图像的比例均在90%左右, 达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提高采集到清晰图像的措施主要有良好的术前禁食, 检查前适当的饮水及消泡剂, 检查过程中体位的变化及实时补充饮水剂等. 本研究中胃窦采集到清晰图像的比例最高, 达83.0%, 胃底最差, 只有48.6%. 至于为何胃体发现的机会较大(95.3%), 而清晰全面的图像却不易采到, 这可能与黏液容易积聚到胃体附近有关, 如左侧卧位时黏液常聚集在胃体上部, 平躺时则容易聚集在胃体下部近胃角. 在胶囊内镜的图像上, 贲门类似开放的菊花, 胃底似脑回, 一般胶囊自食管进入后首先可以看到胃体的上部, 此时控制球管容易显示出胃体大部分、胃底的少部分及贲门, 但胃底的全面观察比较困难, 这里可能有体位的原因此处的水往往较浅, 胶囊在其中的移动不容易控制有一定关系. 患者平躺状态吞服胶囊能够显著延长胶囊在食管内停留的时间, 增加发现齿状线的机会, 但食管内控制胶囊却并不容易, 即使多次变换体位、移动球管, 我们也很难令胶囊完成诸如翻转、掉头等动作. 充足地饮水对于磁控胶囊内镜的检查非常重要, 有人曾证实水-气界面的存在对操作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17]. 当胃内的一半左右充满水后, 胶囊可以自如地在水面移动, 可以像潜艇一样下潜、上浮, 再结合磁场变化, 更可以完成翻滚、跳跃、旋转等动作. 操作前饮水500 mL左右便可以得到较好的胃内清洁满意度(75.6%), 虽然增加饮水量可以提高满意度, 但研究发现, 操作前饮水1500 mL与500 mL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显示也不是喝水量越多检查效果就越好. 操作过程中随时补充饮水可以提高胃内黏膜的观察效果, 多项研究表明此时的水温应当与体温相近, 水可以将聚集在一起的胃黏膜展开, 亦可以稀释胃内的黏液. 操作过程中补充饮水量大小与操作时间有一定关系, 操作时间越长, 需要的水量就越大. 体位变化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操作时间, 一般来说左侧卧位时对贲门的观察比较好, 容易将胶囊拖到胃体下部; 平卧时对胃体的观察较好, 易于控制胶囊在胃内的移动; 右侧卧位时则对胃窦、幽门的观察比较好, 有时甚至可以尝试将胶囊拖进十二指肠; 但逆向拖胶囊非常困难, 我们也曾尝试从胃到食管、从十二指肠球部到胃腔拖胶囊, 没有1例能获得成功.

除去价格因素, 磁控胶囊内镜的优点很多, 如不存在交叉感染及具有良好的舒适性等, 患者术前基本没有恐惧感; 接受性高, 一般认为只要能吞服下去就可以; 图像质量也可以接受, 虽然与高清胃镜图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但对于完成胃内疾病的筛查没有问题. 操作中很少有患者能感觉到胶囊的存在, 因此对于那些一般情况较差, 需要检查胃部而又不能行胃镜插入的患者可以选用. 磁控胶囊内镜如果不予以体外控制, 各方面参数同第一代胶囊无明显区别, 因此临床适应征与风险也同其相似, 本研究212例患者中有15例同时完成了小肠的检查, 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同期应用OMOM胶囊检查的结果相类似. 胶囊内镜最大的风险在于胶囊嵌顿, 虽然随着小肠镜技术的发展, 现在部分嵌顿胶囊可能通过小肠镜取出[18], 但对那些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的患者仍不提倡此项检查. 另外, 胶囊内镜的缺点是只能看不能取组织活检, 因此对于那些需要病理检查的患者也不适合.

随着高清胃镜、染色胃镜及放大胃镜的应用, 胃镜作为上消化道疾病首选诊治手段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但胃镜毕竟是侵入性检查, 即使麻醉胃镜仍然让一部分患者难以接受, 从而导致可能的疾病漏诊. 磁控胶囊内镜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经临床论证, 其对胃部疾病检查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因此, 对一些特定的患者选择磁控胶囊内镜不失为胃镜之外一个很好的补充.

评论
背景资料

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 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至关重要, 胃镜无疑是上消化疾病诊治的首选检查, 但胃镜具有侵入性, 一部分患者会因恐惧心理而拒绝, 从而可能延误病情, 有没有一种既方便、简易, 又能清晰观察胃黏膜的手段呢?.

同行评议者

毛高平,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研发前沿

胶囊内镜最早由以色列发明, 目前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小肠疾病的检查, 因为其非可控性, 对胃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有限. 磁控胶囊内镜是在第一代胶囊基础上增加了体外磁场控制功能, 配合患者饮水, 可很好的观察胃部黏膜.

相关报道

胶囊内镜如何进行体外控制, 动力系统是个难点. 之前有人研究用巨大磁铁在体外进行控制, 但操作笨重, 应用性较差. 国外有奥林巴斯公司与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展的磁场控制胶囊研究, 证实了对胃部黏膜观察的可靠性.

创新盘点

武汉安翰公司磁控胶囊内镜自2013年进入临床使用, 实际应用效果怎样? 如何才能提高临床中使用的效率? 目前尚没有相关报道. 本研究从可靠性及操作中的一些技巧出发, 总结一些初步经验.

应用要点

经过临床论证, 磁控胶囊内镜对胃部疾病检查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对一些一般情况较差、不愿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可以考虑胶囊内镜检查.

名词解释

磁控胶囊内镜(MGCE): 为磁场控制胶囊内镜, 一般为体外磁场, 可根据磁场变化控制胶囊在体内姿态、运动.

同行评价

本文总结了作者在212例患者中应用国产磁控胶囊内镜系统检查胃疾病的经验, 分析了影响磁控胶囊内镜操作效率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作为一项对较新技术临床应用的经验介绍, 有作者的体会认识, 对该项技术的应用推广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编辑:韦元涛 电编:都珍珍

1.  Ferguson CB, Mitchell RM.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tandard and new treatment.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05;34:607-621.  [PubMed]  [DOI]
2.  仪 爱文, 李 玉华. 胃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86例临床分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9;26:318-319.  [PubMed]  [DOI]
3.  宋 建功, 孔 东亮, 贾 利敏. 胃镜下夹子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3例临床总结. 中国医师杂志. 2001;3:125.  [PubMed]  [DOI]
4.  龚 静山, 刘 特, 陈 杰, 朱 进, 徐 坚民. 多层CT虚拟胃镜显示胃癌: 与光学胃镜和病理结果对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27:345-348.  [PubMed]  [DOI]
5.  周 诚. 重视CT、MRI腹部检查技术的应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05;85:289-290.  [PubMed]  [DOI]
6.  吴 云林, 陈 丽娜, 王 春兰, 瞿 晴, 程 时丹, 张 曙, 陈 颖, 马 文芳. 西甲硅油在内镜胃体胃底观察中的价值.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6;15:300-302.  [PubMed]  [DOI]
7.  Sharma VK, Eliakim R, Sharma P, Faigel D. ICCE consensus for esophageal capsule endoscopy. Endoscopy. 2005;37:1060-1064.  [PubMed]  [DOI]
8.  Ladas SD, Triantafyllou K, Spada C, Riccioni ME, Rey JF, Niv Y, Delvaux M, de Franchis R, Costamagna G. 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SGE): recommendations (2009) on clinical use of video capsule endoscopy to investigate small-bowel, esophageal and colonic diseases. Endoscopy. 2010;42:220-227.  [PubMed]  [DOI]
9.  薄 陆敏, 廖 专, 徐 灿, 杜 奕奇, 郭 杰芳, 陈 洁, 张 春华, 方 爱乔, 杨 丽, 席 慧君. 1000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31:102-105.  [PubMed]  [DOI]
10.  廖 专, 李 兆申. 消化道智能胶囊: 从内镜到机器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29:121-125.  [PubMed]  [DOI]
11.  Glass P, Cheung E, Sitti M. A legged anchoring mechanism for capsule endoscopes using micropatterned adhesives. IEEE Trans Biomed Eng. 2008;55:2759-2767.  [PubMed]  [DOI]
12.  Shi L, Guo S, Li M, Mao S, Xiao N, Gao B, Song Z, Asaka K. A novel soft biomimetic microrobot with two motion attitudes. Sensors (Basel). 2012;12:16732-16758.  [PubMed]  [DOI]
13.  Keller J, Fibbe C, Volke F, Gerber J, Mosse AC, Reimann-Zawadzki M, Rabinovitz E, Layer P, Schmitt D, Andresen V. Inspection of the human stomach using remote-controlled capsule endoscopy: a feasibility study in healthy volunteers (with videos). Gastrointest Endosc. 2011;73:22-28.  [PubMed]  [DOI]
14.  杜 凡, 曹 辉琼, 杨 铁一, 邓 桂林. 磁控胶囊内镜胃部检查55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20:1773-1777.  [PubMed]  [DOI]
15.  Rey JF, Ogata H, Hosoe N, Ohtsuka K, Ogata N, Ikeda K, Aihara H, Pangtay I, Hibi T, Kudo S. Feasibility of stomach exploration with a guided capsule endoscope. Endoscopy. 2010;42:541-545.  [PubMed]  [DOI]
16.  Rey JF, Ogata H, Hosoe N, Ohtsuka K, Ogata N, Ikeda K, Aihara H, Pangtay I, Hibi T, Kudo SE. Blinded nonrandomized comparative study of gastric examination with a magnetically guided capsule endoscope and standard videoendoscope. Gastrointest Endosc. 2012;75:373-381.  [PubMed]  [DOI]
17.  Denzer UW, Rösch T, Hoytat B, Abdel-Hamid M, Hebuterne X, Vanbiervielt G, Filippi J, Ogata H, Hosoe N, Ohtsuka K. Magnetically guided capsule versus conventional gastroscopy for upper abdominal complaints: a prospective blinded study.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5;49:101-107.  [PubMed]  [DOI]
18.  Roorda AK, Kupec JT, Ostrinsky Y, Shamma'a JM, Goebel SU, Sundaram U. Endoscopic approach to capsule endoscope retention.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4:713-721.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