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Open Access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5.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06-28; 13(12): 1467-1469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6-28. doi: 10.11569/wcjd.v13.i12.1467
胆囊息肉样变预测定性诊断的临床意义
杜运生, 赵志华, 史美媛, 李晓青, 秦玉霞, 郭美锐, 郭振武
杜运生, 史美媛, 郭振武, 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肝胆外科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赵志华, 唐山市人民医院B超室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1
李晓青, 唐山市开滦总医院B超室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秦玉霞, 郭美锐, 唐山市开滦总医院病理科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通讯作者: 杜运生,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新华东道, 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肝胆外科. duyunsheng1958@163.com
电话: 0315-2850699 传真: 0315-2850615
收稿日期: 2005-04-07
修回日期: 2005-04-08
接受日期: 2005-04-09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6-28

目的: 研究胆囊息肉样病变预测定性诊断对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胆囊息肉样病变采用B超检查进行多因素公式预测定性诊断, 并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161例和预测定性良性非手术治疗的67例, 进行前瞻检验和远期随访.

结果: 判别公式 D<2.5为恶性, D<0为良性, 0<D<2.5为癌危息肉.前瞻和回顾性检验符合率91.2%和93.3%, 无胆囊癌漏诊.对胆囊息肉定性准确性97.1%, 特异性91.3%.定性为良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58%, 远期随访未见恶变.术前定性选择治疗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判别公式用于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预测定性诊断, 有可操作性和较高准确性, 用以选择治疗方法, 可提高远期疗效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 N/A

引文著录: 杜运生, 赵志华, 史美媛, 李晓青, 秦玉霞, 郭美锐, 郭振武. 胆囊息肉样变预测定性诊断的临床意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 13(12): 1467-1469
N/A
N/A
Correspondence to: N/A
Received: April 7, 2005
Revised: April 8, 2005
Accepted: April 9, 2005
Published online: June 28, 2005

N/A

Key Words: N/A


0 引言

胆囊息肉样变是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 90-98%的早期胆囊癌及胆囊癌前病变表现为息肉型混杂其中[1], 术前定性诊断是发现早期胆囊癌的关键, 但由于胆囊息肉取病检的危险和困难, 至今这一难题仍未解决.为了探讨预测定性诊断方法, 我院在15年前经多因素分析拟定了判别公式, 随后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报告我院1986-11/1998-12预测定性诊断的228, 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样变161例, 预测定性为良性非手术治疗观察随访6-15年的67例, 以探讨术前预测病理诊断并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手术组: 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161例, 男88例, 女73例, 年龄18-70(平均43)岁, 病理类型: 腺瘤型25例, 胆囊癌10例, 胆固醇型58例, 腺肌瘤24例, 炎性息肉22例, 腺瘤样增生型15例, 其他7例.非手术治疗组: 67例(均为量化定性为良性者), 男32例, 女35例, 年龄25-72(平均44.5)岁.

1.2 方法

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1例B超检查, 息肉大小3-25 mm, 其中癌和癌危病变35例, 良性126例, 其中10例并结石(表1).同期B超诊断胆囊息肉956例, 其中判别诊断公式定性为良性选择非手术治疗67例与未定性的60例, 息肉3-10 mm, 进行6-15年 B超随访.胆囊息肉判别诊断公式D = 0.02×年龄+0.3X1+0.9X2+ 0.15X3-5.5.其中X1为病变部位: 颈3、体2、底1(选1个); X2为病变B超积分: 边缘不光滑1, 中回声1, 低回声2, 宽蒂1, 基底胆囊壁增厚2, 单发1.X3为病变大小(mm).D<0为良性, D<2.5为恶性.0<D<2.5为癌危息肉.对我院病理证实的161例, 其中104例回顾性检验(表2), 57例前瞻性检验(表3).用判别公式前瞻性检验定性为良性的67例非手术治疗, 随机对照组非手术治疗60例回顾性检验.

表1 胆囊息肉样变161例手术后病理与B超对照.
病理n回声
边缘不光滑单发基底宽近颈部
腺瘤型25022311171315
胆囊癌10046101096
胆固醇型5837210202524
腺肌瘤24618029160
炎性息肉223190101631
腺样增生1541100522
其他70700501
表2 回顾性检验104例与手术后病理对照.
病理n伴结石伴腹痛D符合
腺瘤型131613
胆囊癌4124
胆固醇型4311543
腺肌瘤131611
炎性息肉1301010
腺样增生110311
其他7115
表3 前瞻性检验57例与手术后病理对照.
病理n伴结石伴腹痛D符合
腺瘤121511
胆囊癌6236
胆固醇型151814
腺肌瘤11049
炎性息肉9198
腺样增生402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 Micro-soft Excel 20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 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2 结果
2.1 判别公式与临床分型

对我院161例判别公式定性和病理对照结果, 其中104例回顾性检验符合率93.3%(97/104), 57例前瞻性检验符合率91.2%(52/57), 无癌漏诊, 判别公式对癌危息肉预测定性诊断的准确性97.1%, 特异性91.3%.我院161例临床分型: 腺瘤型25例, 胆囊癌10例, 胆固醇型58例, 腺肌瘤型24, 非肿瘤增生型44例.

2.2 治疗与随访

用判别公式前瞻定性治疗组124例与对照组164例比较, 年龄、性别、术前状况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1).治疗随访6-15 a, 经判别公式定性为良性的67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1 mo息肉消失13例, 半年以上息肉减少或变小的26例, 有效率58%, 症状消失86%, 未见恶变.对照组非手术的60例, 息肉缩小14例, 有效率23%, 息肉增大21例, 1例恶变延误治疗.用判别公式前瞻定性组和随机对照治疗组比较, 生存质量和预后,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3 讨论

目前研究已证实腺瘤是癌前病变, 恶变率30%左右[2-3].B超常有均匀中低回声, 边缘不光滑, 基底宽, 单发多见, 多大于10 mm, 接近颈部较多.一般判别公式D = 0-2.5占94%, 应选择手术治疗.原发胆囊癌的治疗年生存率<5%[4], 早期胆囊癌术后5年生存率几乎100%, B超多为低回声, 边缘不光滑, 基底胆囊壁增厚, 常单发, 接近胆囊颈部较多[2,5], 几乎都大于10 mm, 胆囊结石10年以上出现息肉者癌可能性大, 本组3例胆囊结石10-12年出现息肉者2例是胆囊癌, 胆囊癌判别公式积分一般D>2.5, 应手术治疗.胆固醇型与胆固醇代谢失调有关, 至今未见发生恶变.B超常为强回声光点, 细蒂, 体部多见, 多发等特点, 一般D<-2, 用消炎利胆中药治疗有效, 应首选非手术治疗.腺肌瘤型有恶变的报告[6], 节段型腺肌瘤可发生恶变, 息肉型腺肌瘤恶变少见, B超多为均匀中回声, 体积较大, 多位于胆囊底部, 黏膜光滑, 一般1>D>-2当可疑有癌危倾向者应手术治疗.非肿瘤增生型中炎性息肉和腺瘤样增生未见恶变, B超多为均匀强固声, 体积较小, 常位于体部, 一般D<0, 可长期观察.以上分型在临床预测病理与选择治疗方面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由于一些人对胆囊息肉恶变的恐惧, 临床和文献报告有过多行胆囊切除的倾向[6-7], 并带来一些并发症.而有些恐惧手术者又易延误治疗发生恶变[7], 本组随机观察的60例就有1例恶变者.多数文献报道年龄>50岁、单发、病变>1 cm主张手术[8], 但仍有一些癌和癌危息肉漏诊.癌危息肉主要指腺瘤、少数增生活跃的腺肌瘤.目前公认胆囊癌愈后不良, 仅有20-30%根治切除[9], 盲目恐惧逃避手术者会发生恶变延误治疗, 放宽手术会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和并发症.临床观察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中西药物治疗疗效较好.为了克服临床手术的盲目性和随意延误治疗, 为了满足中西结合对临床诊断深化的要求, 都非常有必要早期定性诊断.胆囊是维护胆道正常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胆囊切除后会造成胆道的病理生理紊乱.现代医学要求人体器官的完整性, 修复替代外科、中西医结合蓬勃发展, 现已不是随意切除脏器的时代, 如非绝对适应证, 应尽量避免行胆囊切除[10].判别公式在预测定性诊断中的可操作性和较高准确性, 为临床预测定性诊断提供了依据, 对判别为良性病变超声随诊观察息肉变化, 有利于发现个别遗漏的癌危息肉.最近有报道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价值[11], 通过超声再综合多维因素, 用判别公式预测定性诊断, 为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便利条件, 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治疗标准为: (1)D<0定为良性首选非手术治疗, 并3 mo随访观察; (2)D>0定为癌危息肉或胆囊癌应行胆囊切除; (3)D<0的10 mm以上的胆囊息肉, 有症状, 胆囊功能良好, 可行单纯息肉摘除; (4)D<0胆囊息肉合并大结石行胆囊切除, 胆囊息肉合并泥沙样结石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编辑: 潘伯荣 审读: 张海宁

1.  杜 运生, 郭 振武, 郭 美瑞, 王 爱丽, 秦 玉霞, 赵 印, 李 晓青.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分型病理与外科治疗分析(附102例报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5;15:35-36.  [PubMed]  [DOI]
2.  Terzi C, Sokmen S, Secdin S, Albayrak L, Ugurlu M. Polypoid lesions of the gallbladder: report of 100 ca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operative indications. Surgery. 2000;127:622-627.  [PubMed]  [DOI]
3.  韦 军民, 陈 剑, 谢 东辉, 吴 安任, 刘 向伟.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与处理(附116例分析). 肝胆胰外科杂志. 1997;9:32-33.  [PubMed]  [DOI]
4.  张 成裕, 刘 恕, 罗 学宏. 原发性胆囊癌误诊31例分析报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5;15:43-44.  [PubMed]  [DOI]
5.  夏 旭东, 江 春平. 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病理与癌变关系的探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23:2533-2534.  [PubMed]  [DOI]
6.  邬 剑华, 唐 一帆, 蔡 瑞. 胆囊息肉样病变338例临床病理分析. 肝胆胰外科杂志. 1999;11:13-15.  [PubMed]  [DOI]
7.  毕 晓峰, 施 宝民, 穆 庆岭. 胆囊息肉样病变与早期胆囊癌. 山东医药. 2004;44:56-57.  [PubMed]  [DOI]
8.  王 向昱, 郑 志强, 林 胜章, 陈 聪.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病理与手术适应证.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3;18:49.  [PubMed]  [DOI]
9.  陈 翔. 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与外科治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11:59-60.  [PubMed]  [DOI]
10.  李 健, 周 大桥, 王 天星, 郑 绍文, 卢 育才, 黄 明河. 微创保胆内镜息肉摘除术加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初步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 2003;25:24-25.  [PubMed]  [DOI]
11.  赵 巧玲, 石 景森, 尹 益民, 艾 红.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肝胆外科杂志. 2004;12:178-180.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