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23.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3-07-08; 31(13): 555-561
Published online 2023-07-08. doi: 10.11569/wcjd.v31.i13.555
冷内镜黏膜切除术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10-19 mm结直肠息肉的对比研究
陆会飞, 丁文, 马昕, 危贵君
陆会飞, 丁文, 马昕, 危贵君, 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陆会飞, 主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道肿瘤内镜下诊治.
基金项目: 湖州市科技计划专项资助, No. 2019GY08.
作者贡献分布: 此课题由陆会飞设计; 实施过程由陆会飞、丁文、马昕及危贵君完成; 病例入组由陆会飞、丁文完成; 数据收集由陆会飞、丁文完成; 病理检测诊断由马昕完成; 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由陆会飞完成; 论文指导和定稿由危贵君完成.
通讯作者: 危贵君, 主任医师, 313000, 湖州市吴兴区广场后路158号, 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992411919@qq.com
收稿日期: 2023-05-05
修回日期: 2023-05-24
接受日期: 2023-06-21
在线出版日期: 2023-07-08
Abstract
背景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 需及时行内镜下治疗, 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同大小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差异. 本文对不同方法治疗10 mm-19 mm结直肠息肉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为临床治疗结直肠息肉提供参考.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C-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治疗10 mm-19 mm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择取2021-01/2022-12期间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收治的192例10 mm-19 mm结直肠息肉患者, 共371枚息肉, 分别采用C-EMR治疗(C-EMR组)和常规EMR治疗(EMR组),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肠道准备评分及息肉直径大小、部位、内镜下巴黎分型、病理组织学类型、完整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切除时间、止血夹使用数量、术后复发等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肠道准备评分及息肉内镜下巴黎分型、病理组织学类型、直径大小、部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息肉的完整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C-EMR组有5.5%(10/181)的息肉和7.4%(7/95)的患者出现术中出血, EMR组有2.6%(5/190)的息肉和3.1%(3/97)的患者出现术中出血,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C-EMR组有0.6%(1/181)的息肉和1.1%(1/95)的患者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 EMR组有5.8%(11/190)的息肉和7.2%(7/97)的患者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见术中和术后迟发性穿孔发生; C-EMR组切除的平均时间(3.15±0.61) min短于EMR组(3.46±0.42)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EMR组止血夹平均使用数量为(1.31±0.88)个少于EMR组(1.65±0.61)个,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共随访息肉164枚, 随访时间9 mo-23 mo, 切除术后总复发率为2.44%, C-EMR复发率(2.53%)高于EMR组(2.3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C-EMR与常规EMR在10 mm-19 mm结直肠息肉的治疗上具有相似疗效, C-EMR治疗时间短, 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和止血夹使用数量少, 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比更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Keywords: 冷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结直肠息肉

核心提要: 本研究探讨不同方法治疗10 mm-19 mm结直肠息肉的的疗效和安全性, 发现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C-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在治疗10 mm-19 mm结直肠息肉上疗效相似, C-EMR治疗时间短, 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和止血夹使用数量少, 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比更高, 为临床治疗结直肠息肉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