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9.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9-09-28; 27(18): 1142-1148
Published online 2019-09-28. doi: 10.11569/wcjd.v27.i18.1142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藏族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宦徽, 胡红, 陈小红, 高薇娜, 李玲丽, 李骥, 邓凯, 刘超
宦徽, 胡红, 陈小红, 高薇娜, 李玲丽, 李骥, 刘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办分院消化内科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宦徽, 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消化病学研究方向.
邓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基金项目: 西藏自治区自然基金, No. XZ2017ZRG-91.
作者贡献分布: 此文由胡红与邓凯协助设计指导; 由陈小红、高薇娜、李玲丽及李骥协助临床支持; 由刘超指导临床及课题设计; 由宦徽全面实施、数据分析及论文写作.
通讯作者: 刘超, 副主任医师,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横街20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办分院消化内科. liuchao-delta@126.com
电话: 028-85599051
收稿日期: 2019-07-24
修回日期: 2019-08-15
接受日期: 2019-09-13
在线出版日期: 2019-09-28
Abstract
背景

大量研究已证实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现象, 这为临床防治肝硬化及并发症提供了新的线索与思路. 藏族人群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有别于汉族人群, 因而藏族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亦可能存在差异.

目的

探讨藏族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丰度与多样性, 并对比汉族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及特点.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7-10/2018-1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办分院消化内科36例肝硬化患者, 其中20例藏族设为实验组, 16例汉族肝硬化患者设为对照组; 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影像学等, 并采集大便标本, 提取基因组DNA并对细菌16S rRNA基因V4区进行PCR扩增, 应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 测序原始结果进行Reads拼接、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聚类、物种注释、Alpha多样性分析等, 最终得到样品的生物信息学结果.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获得15006和36872条有效序列, 在实验组中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1), 实验组的物种丰富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基于97%的相似性进行物种注释,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微生物物种丰度比较. 结果显示, 相较于对照组, 在门水平上, 实验组中拟杆菌门显著减少(P<0.001), 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在实验组中增加(P<0.01和P<0.05); 在属水平上, 葡萄球菌属、放线菌属在实验组中显著减少(P<0.01), 乳杆菌属显著增加(P<0.01).

结论

藏族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物丰度明显低于汉族肝硬化患者, 肠道微生物组成存在着差异. 本研究首次展现了藏族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特点, 为肝硬化的个性化治疗奠定了基础.

Keywords: 藏族; 肝硬化;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核心提要: 通过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探讨藏族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丰度与多样性, 并对比汉族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及特点. 结论: 藏族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物丰度明显低于汉族肝硬化患者, 肠道微生物组成存在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