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7.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11-08; 25(31): 2770-2775
Published online 2017-11-08. doi: 10.11569/wcjd.v25.i31.2770
动脉粥样硬化性肠系膜缺血的多层CT诊断进展
任小军
任小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西电集团医院放射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7
任小军, 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消化系统CT和MRI诊断研究.
作者贡献分布: 本文由任小军独立完成.
通讯作者: 任小军, 副主任医师,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丰登路97号,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西电集团医院放射科. renxjun@163.com
电话: 029-84225975
收稿日期: 2017-07-19
修回日期: 2017-08-11
接受日期: 2017-08-23
在线出版日期: 2017-11-08
Abstract

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的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性肠系膜缺血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近十年来,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急性和慢性肠系膜缺血最常见的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肠系膜缺血发病隐匿, 进展缓慢, 易被忽视, 其晚期CT表现典型, 诊断准确性高, CT血管造影可见特异性表现: 急性期的肠系膜动脉内血栓栓子, 管腔狭窄、闭塞, 慢性期的肠系膜动脉单发或多发钙化或非钙化斑块, 多发狭窄、僵硬, 分支血管减少. 其早期无表现或表现无特异性, CT诊断困难. 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性肠系膜缺血的多层CT诊断价值和限度, 以及影像诊断新技术进行系统阐述.

Keywords: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肠系膜缺血; 慢性肠系膜缺血; 慢性急性发病; CT

核心提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肠系膜缺血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 CMI)及CMI并发AMI, 其晚期CT表现典型, 根据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肠管、肠系膜缺血的形态改变做出诊断, 准确性高, 但早期可无表现或表现无特异性, CT诊断困难, 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CT增强及CT血管造影表现, 需要急诊、胃肠和血管外科及放射科医生共同协作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