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14-12-02
接受日期: 2014-12-15
在线出版日期: 2015-01-28
目的: 利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及脾脏硬度的测量, 评估其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反复多次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
方法: 170例明确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未出血组110例, 单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21例, 多次出血组39例)检测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能、腹部彩超、电子胃镜及进行FibroScan检查测量肝脏与脾脏硬度.
结果: 170例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B、C三级, Child A级患者的肝硬度及脾硬度值为6.12 kpa±2.31 kpa、20.94 kpa±7.92 kpa, Child B级患者的肝硬度及脾硬度值分别为19.00 kpa±4.58 kpa、41.00 kpa±14.77 kpa, Child C级组的肝硬度值及脾硬度值为33.00 kpa±9.76 kpa、51.33 kpa±16.28 kpa, 表明Child-Pugh分级越高, 肝硬度及脾硬度值越高(P<0.05). 结合电子胃镜的检查结果, 无食管静脉曲张表现的患者, 其肝硬度值、脾硬度值为14.36 kpa±12.68 kpa、18.78 kpa±9.96 kpa; 有轻度食管静脉曲张表现患者的肝硬度、脾硬度值为13.81 kpa±6.63 kpa、27.53 kpa±7.85 kpa; 中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肝硬度、脾硬度值别为22.72 kpa±14.96 kpa、47.28 kpa±9.23 kpa; 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组的肝硬度值、脾硬度值为28.75 kpa±19.26 kpa、71.43 kpa±5.93 kpa. 结合患者病史, 食管静脉曲张反复多次破裂出血患者肝硬度值及脾硬度值分别为29.20 kpa±12.07 kpa、70.40 kpa±16.19 kpa均高于单次出血患者的24.60 kpa±10.78 kpa、65.12 kpa±9.38 kpa, 明显高于未出血组患者的18.67 kpa±14.23 kpa、31.59 kpa±15.69 kpa(P<0.05). 根据绘制的ROC曲线可知, 反复多次出血组患者的肝硬度最佳界值为31.3kpa, 曲线下面积为0.857, 特异度为74%, 敏感度为83%, 脾硬度最佳界值为68.5 kpa, 曲线下面积为0.928, 特异度为85%, 敏感度为94%.
结论: 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脏硬度、脾脏硬度对高危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反复多次破裂出血的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核心提示: 利用FibroScan测定肝硬度、脾硬度可以有效地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及其破裂出血风险, 并与其密切相关, 可作为筛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