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2.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10-18; 20(29): 2771-2776
Published online 2012-10-18. doi: 10.11569/wcjd.v20.i29.2771
消化系肿瘤分子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
张丹, 和水祥, 禄韶英
张丹,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1
禄韶英,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1
和水祥,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消化系统肿瘤和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81172359.
作者贡献分布: 和水祥与禄韶英负责全文的设计及审校; 张丹负责文献检索及文章撰写.
通讯作者: 禄韶英,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robertlu@mail.xjtu.edu.cn
电话: 029-85323875
收稿日期: 2012-06-28
修回日期: 2012-09-02
接受日期: 2012-09-15
在线出版日期: 2012-10-18
Abstract

消化系肿瘤具有高发病、高死亡的特点, 而现有检查手段难以实现早期、准确地诊断. 分子影像以分子而非解剖结构为对象, 提升检查的灵敏及特异性. 消化系肿瘤分子影像涉及的成像方法包括光学内镜、闪烁扫描成像、磁共振、超声等. 抗体、多肽、适体等均可作为特异性配体, 经显像基团标记成为探针, 实现对肿瘤细胞或间质的特异性结合及成像. 这类技术不仅用于肿瘤早期诊断, 还可协助肿瘤分期, 指导治疗. 随着新仪器及探针的开发, 以及多元化显像模式的发展, 分子影像已逐渐完善并从实验室进入临床, 使更早期、全面、准确诊断消化系肿瘤成为可能.

Keywords: 分子影像; 消化系肿瘤;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