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9.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04-18; 17(11): 1147-1151
Published online 2009-04-18. doi: 10.11569/wcjd.v17.i11.1147
干扰素诱导的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点分析27例
李丽, 闾军, 肖默, 罗晓岚, 郑俊福, 韩大康
李丽, 闾军, 肖默, 罗晓岚, 郑俊福, 韩大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 北京市 100069
作者贡献分布: 本课题由闾军与韩大康共同设计、搜集文献资料; 整理临床资料由李丽、肖默、罗晓岚及郑俊福完成; 论文撰写李丽与闾军完成.
通讯作者: 韩大康, 100069,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8号, 北京佑安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 handakang@yahoo.com.cn
电话: 010-83997165
收稿日期: 2009-01-30
修回日期: 2009-02-28
接受日期: 2009-03-02
在线出版日期: 2009-04-18
Abstract

目的: 分析干扰素α(interferon α, IFNα)导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

方法: 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26例及我院所见1例IFNα导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共27例, 根据发病机制分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2组, 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和转归.

结果: ITP组24例主要表现为出血倾向, 血小板显著减少, 血小板抗体或血小板相关IgG明显升高, 骨髓增生活跃, 停IFNα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血小板于1-2 wk上升, 预后较好. TTP组3例主要表现为发热, 血小板显著减少, 溶血性贫血, 神经系统损害及肾脏损害. 血浆置换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预后差, 死亡率高. ITP及 TTP多发生在IFNα抗丙肝治疗过程中.

结论: IFNα抗病毒过程中可能出现ITP或TTP两种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 须提高认识给予及时正确处理.

Keywords: 干扰素α;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