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6.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06-28; 14(18): 1843-1846
Published online 2006-06-28. doi: 10.11569/wcjd.v14.i18.1843
自体DC体外增强结肠腺癌患者TDLN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彭正, 陈凛, 李荣, 李力, 董艳芬, 张磊
彭正, 陈凛, 李荣, 董艳芬, 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 北京市 100853
李力, 张磊, 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 北京市 100853
彭正, 1994年第四军医大学学士, 2003年解放军总医院硕士, 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 彭正, 100853, 北京市, 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 pengzham@yahoo.com.cn
电话: 010-66875143
收稿日期: 2006-05-19
修回日期: 2006-06-01
接受日期: 2006-06-14
在线出版日期: 2006-06-28
Abstract

目的: 探讨自体树突状细胞(DC)体外对结肠腺癌患者肿瘤引流区淋巴结(TDLN)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增强作用.

方法: 分离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IL-4, GM-CSF和TNF-a诱导其成熟, 并以自体肿瘤冻融抗原预致敏, 诱导其中的DC. 另外, 分离结肠癌患者的TDLN细胞, 在含有IL-2的培养体系中培养, 并将TDLN细胞分为3组: 第1组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加TDLN细胞(DC组); 第2组冻融的肿瘤抗原加TDLN细胞(Ag组); 第3组不加DC及肿瘤抗原作为对照组(L组). 比较3组TDLN细胞对结肠腺癌细胞系LS174T和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的杀伤作用.

结果: DC组对LS174T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Ag组与L组(效靶比为20∶1时, 56.13%±7.33% vs 42.46%±7.68%, 33.50%±7.00%, P<0.001; 效靶比为10∶1时, 44.85%±6.50% vs 30.50%±9.17%, 26.75%±8.88%, P<0.001); 而对A375细胞, 各组细胞的杀伤作用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 自体DC可明显增强结肠癌患者TDLN细胞的杀伤作用.

Keywords: 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细胞; 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活性; 结肠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