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3.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02-15; 11(2): 185-190
Published online 2003-02-15. doi: 10.11569/wcjd.v11.i2.185
拉咪呋啶预防乙肝相关性肝硬化肝移植术后乙肝再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
卢实春, 严律南, 李波, 文天夫, 赵纪春, 程南生, 刘冲, 刘隽, 王晓波, 李晓东, 秦山, 赵连三, 雷秉均, 张秀辉
卢实春, 严律南, 李波, 文天夫, 赵纪春, 程南生, 刘隽, 王晓波, 李晓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刘冲, 秦山, 赵连三, 雷秉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炎研究室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张秀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教研室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卢实春, 男, 1962-03-18生, 重庆市垫江县人, 汉族, 1979年重庆医学院本科毕业, 1987年华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4年西德Freiburg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教授, 主要从事肝胆胰及肝移植的临床及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 四川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No. C2005.
通讯作者: 卢实春,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 shichunl@hotmail.com
电话: 028-85422476 传真: 028-85423724
收稿日期: 2002-04-17
修回日期: 2002-06-25
接受日期: 2002-07-10
在线出版日期: 2003-02-15
Abstract

目的: 了解乙肝相关性失代偿肝硬化肝移植术后使用拉咪呋啶预防移植物乙肝再感染的疗效及乙肝标志物在血清及肝组织中的动态变化.

方法: 用酶联放免法, 血清HBVDNA荧光定量法、肝穿组织免疫组化LSAB法及HBV DNA原位杂交法定期检测25例受体血清及肝穿组织, 观察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在血清及肝组织中的动态变化. 本研究设计为前瞻的开放的非随机的临床对照研究. 25例被分为乙肝病毒活跃复制(15例)及非活跃复制组(10例)两组, 皆以拉咪呋啶100 mg/d术前后服用预防, 非活跃复制组中有3例未能及时服用拉咪呋啶作为对照组.

结果: 在HBV活跃复制组, 术前口服拉咪呋啶平均2 wk能使80%以上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 继续口服, 术后表面抗原消失, 部分血清乙肝病毒抗体(表面抗体HBsAb 9/15, 核心抗体HBcAb 13/15及HBeAb 11/15)可在术后1-2 wk出现, 至6 mo可逐渐消失; 血清中HBVDNA荧光定量可-直维持阴转的状态; 肝穿组织中HbsAg, HBcAg及HBVDNA原位杂交可长期维持阴性. 10例乙肝病毒活跃复制受体其HBV血清标志物在12-44 wk之间完全消失; 本组中2例(2/15, 13.3%)在2年时发生拉咪呋啶预防失败而致移植物再感染或乙肝复发; 在HBV非活跃复制组, 乙肝病毒抗原抗体表达同活跃复制组: 表面抗原术后即消失, 乙肝病毒抗体即在1-2 wk出现(BsAb 4/7, HBcAb 6/7, HBeAb 2/7), 6 mo左右消失. 3例(43%, 3/7)在近2年时血清及肝组织中HBV标志即完全消失. 本组无移植物再感染, 乙型肝炎复发及乙肝病毒相关死亡. 若血清中重新出现表面抗原或HBVDNA荧光定量阳性或肝穿组织免疫组化或HBVDNA原位杂交阳性则可诊断为HBV再感染. 未能及时服用拉咪呋啶的3例非活跃复制的乙肝受体分别在术后8、10、12 mo移植物感染及复发新肝乙型肝炎, 移植物再感染率及乙肝复发率为100%, 其中1例死于纤维淤胆性肝炎, 后二者经加用拉咪呋啶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而缓解. 本研究除对照组外, 拉咪呋啶预防下移植物总的乙肝再感染率为9.1%(2/22), 受体HB复发率为4.5%(1/22), 1-2年生存率达87%.

结论: 拉咪呋啶能有效地预防失代偿期乙肝相关性肝脏疾病受体、尤其是乙肝病毒活跃复制受体肝移植术后移植物乙肝病毒的再感染及乙型肝炎复发, 甚至使血清中及移植物的乙肝病毒达到临床清除. 远期疗效正在进一步的评价中.

Keywords: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