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23.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3-04-28; 31(8): 340-346
Published online 2023-04-28. doi: 10.11569/wcjd.v31.i8.340
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直径小于2 cm结直肠息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岳倩茹, 林芳
岳倩茹, 林芳, 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
岳倩茹, 本科, 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为内镜学.
作者贡献分布: 岳倩茹负责此课题的的设计、操作和论文撰写; 林芳辅助操作和数据分析.
通讯作者: 岳倩茹, 本科, 主管护师,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育才东苑43栋, 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za93971979@163.com
收稿日期: 2022-12-12
修回日期: 2023-02-06
接受日期: 2023-04-24
在线出版日期: 2023-04-28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大肠癌仍是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消化道肿瘤, 而结直肠息肉被发现是大肠癌发病前期的预兆. 因此, 及早发现结直肠息肉, 并进行有效治疗是降低患癌风险的有效手段.

实验动机

大肠癌由于发现偏晚期较多, 往往治疗比较困难. 早期病灶较小, 现有的肠镜检查设备不易察觉, 而以新光学染色技术-聚谱成像(spectral focused imaging, SFI)/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ariable intelligent staining technology, VIST)在诊断微小息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实验目标

观察并分析SFI/VIST成像对直径小于2 cm的结直肠息肉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等指标, 从而判断新光学染色技术对于癌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实验方法

通过图像清晰度的评分、肿瘤类型鉴定的准确度等方式评价新光学染色技术-聚谱成像及光电复合染色成像诊断直径小于2 cm的结直肠息肉的诊断优势.

实验结果

与普通白光模式组相比, 国产内镜SFI/VIST模式下图像的病灶腺管开口类型、病灶表面微血管以及病灶轮廓形态的图像清晰度评分, 准确度, 灵敏度, Kappa值均更高.

实验结论

国产内镜SFI/VIST在诊断准备充分的条件下, 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直径小于2 cm的结直肠息肉, 对于早期发现肠癌病灶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望前景

国产内镜SFI/VIST诊断直径小于2 cm的结直肠息肉虽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但是病理诊断仍是金标准, 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和专业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对于更微小的病灶的诊断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