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2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3-04-28; 31(8): 299-306
在线出版 2023-04-28. doi: 10.11569/wcjd.v31.i8.299
图2
图2 HBV感染导致超倍化机制示意图. HBV病毒颗粒通过其肝脏特异性受体NTCP进入细胞后, 其基因组可以转化为cccDNA从而转录pgRNA作为翻译模板, 得到包括HBx在内的病毒蛋白质, 进而上调PLK1、PRC1及CCNE1, 诱导超倍化产生; 病毒基因组也可整合入宿主基因组中, 通过前述各途径诱导超倍化, 超倍化包括非整倍体化和多倍体化. HSP90和HIF-1α可促进癌细胞中非整倍化介导的细胞耐药及存活. 红色星号标记为直接诱导超倍化的蛋白靶标. HBV: 乙型肝炎病毒; NTCP: 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 cccDNA: 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 rcDNA: 松弛环状DNA; dslDNA: 双链线性DNA; pgRNA: 前基因组RNA; HBx: 乙肝病毒X蛋白; PLK1: Polo样激酶1; PRC1: 蛋白调节因子1; CCNE1: 细胞周期蛋白E1; HSP90: 热激蛋白90; HIF-1α: 缺氧诱导因子-1α; ERK1/2: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引文著录: 施旭佳, 尧晨光, 李涵泺, 魏艳红, 胡康洪. HBV慢性感染诱导的染色体超倍化及靶向治疗策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3; 31(8): 29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