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Open Access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4.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01-15; 12(1): 232-233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1-15. doi: 10.11569/wcjd.v12.i1.232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误诊24例
周兰, 孙桂华, 黄小让, 宋鸿
周兰, 孙桂华, 黄小让, 宋鸿,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010
通讯作者: 周兰, 510010, 广东省广州市,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
电话: 020-84360607
收稿日期: 2003-03-05
修回日期: 2003-03-15
接受日期: 2003-03-24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1-15

目的: 对肝豆状核变性24例临床误诊进行分析.

方法: 2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男16例, 女8例, 年龄4-27岁, 平均16.3岁) 分析找出误诊原因.

结果: 24例患者中均有误诊, 起病至确诊时间为6 mo-18年.

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容易误诊.

关键词: N/A

引文著录: 周兰, 孙桂华, 黄小让, 宋鸿.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误诊24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 12(1): 232-233
N/A
N/A
Correspondence to: N/A
Received: March 5, 2003
Revised: March 15, 2003
Accepted: March 24, 2003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5, 2004

N/A

Key Words: N/A


0 引言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可治的铜代谢障碍引起脑、肝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系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本病少见, 多为隐匿起病, 临床表现多样, 诊断困难, 易漏诊、误诊, 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1990-1997年收治的肝豆状核变性24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4例, 占同时期住院人数的11.2人/10万, 其中男16例, 女 8例, 男: 女= 2: 1, 发病时年龄4-27(平均16.3)岁其中41.7%的发病在15岁前. 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14例(58.3%), 其中有一患者姐姐及其2个儿子均患本病.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高热19例, 震颤和肌强直17例, 眼黄尿黄15例, 共济失调12例, 行走不稳 10例, 腹胀、腹水8例, 双下肢水肿6例, 血尿、尿少13例, 脾大5例. 儿童神经系统症状少见, 而成人以神经症状为主, 神经症状主要是震颤和肌强直, 语言障碍、精神症状. 根据Scoh与lange分型为: 脑神经型或称肝状型8例(33.3%)肝型或腹型6例(25.0%)神经型或假性硬化型10例(46.6%). 首发症状为神经系统, 锥体外系统12例(50%), 肝功异常者9例(33.3%), 另3例以浮胀尿常规改变为首发. 角膜色素环(Kayser-Feisches环): K-F环阳性20例(83.3%). 仅4例未见到. 实验室检查: 尿异常17例(66.6%), 肝功能异常12例(50%), 有4例出现异常的脑电图, 2例患者头颅CT有脑萎缩改变, B超或CT示肝大的有4例. 所有病例均作2次以上血铜蓝蛋白检查, 均明显低于正常值(0-13 mg/dL), 平均值为7.4+0.3 mg/dL. 1.7起病至确诊时间: 6 mo-18年, 中位确诊时间5.5年, 超过10年者7例(29.9%). 误诊主要疾病: 震颤麻痹11例, 肝炎、肝硬化10例, 共济失调4例, 急慢性肾炎3例, 癫痫及植物N功能紊乱各1例, 肾结石, IgA肾病, 乙肝肾, 蛛网膜炎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 甲状脉机能亢进症2例.

2 讨论

各地发病率差异较大, 本组为11.2/10万人, 德国为3/10万人, 英国为2/10万人, 美国为1/10万, 我国缺乏流行病资料, 北京协和医院53 a间(1921-1980, 1942-1948除外)收治80例, 占同时期住院患者0.02%和神精科住院患者0.52%, 而后10年即1980-1990年收治56例. 可能与医师诊治水平提高有关. 以往认为本病系肝-基底神经节-角膜三联征. 近来随着人们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 现在已认识到本病几乎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 所以临床表现复杂, 尤其是早期症状多样化, 缺乏特异性易致误诊, 本组中期误诊时间为5.5年, 说明本病的早期确诊比较困难, 误诊的主要疾病可归纳以下3类: 锥体外系疾病, 最为常见, 其中以震颤麻痹及共济失调最为多见; 其次为肝脏疾病, 包括肝炎和肝硬化; (3)泌尿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病. 包括癫痫,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恶性淋巴瘤、甲亢、蛛网膜炎等. 误诊的主要原因: (1)本病为少见病, 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 (2)本病早期临床表现多样化, 例如本组1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 被误诊为肾结石, 以肝脏损害为首发症状因精神、神经疾病出现较晚而长期被误诊为肝炎、肝硬化, 部分患者合并肝炎、肝硬化更容易被误诊. 本组1例因合并肝硬化长期被误诊为肝硬化长达18年, 直至出现共济失调后才被确诊. 还有1例因反复癫痫大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长期被误诊, 直至出现肝硬化腹水才被确诊. (3)询问病史不祥细. 本组3例肝硬化患者均伴有神经或精神症状, 而且均有角膜K-F环, 血铜蓝蛋白均低于正常, 由于医生临床经验不足, 尽管出现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 但仍被多次误诊. 所以我们认为青少年肝损害、锥体外系或精神症状者应警惕本病的可能, 若有本病家族史者, 应高度怀疑本病, 及时查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等. 目前国内研究已达到基因诊断水平, 可以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本病治疗包括3个方面: (1)低铜饮食; 1961年以来, schouwink报道用硫酸锌200 mg 3次/d口服,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 收到良好效果, 主要作用是降低胃肠道吸收铜, 并使铜从粪便中排除, 长期服用可使体内铜达到负平衡. 此种方法已被多数学者认可, 长期服用, 无明显副作用; 目前与D-青霉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有效方法. (2)排铜治疗; 二硫基丙醇, 二硫基丙磺酸纳; (3)对症治疗. 目前仍以D-青霉胺效果最佳为首先药. 应予以长期治疗, 中途停药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以至死亡. 本组1例患者坚持服药6 a后自行停药, 结果病情恶化, 于次年死亡. 对本药过敏者, 不应轻易放弃此药, 可予脱敏疗法. 若因严重的付作用而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可改用乙烯四胺或乙烯二胺四醋酸治疗[1-3].

编辑: N/A

1.  王 丽娟, 刘 萍. 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及多变. 中华神经内科杂志. 1997;30:8.  [PubMed]  [DOI]
2.  许 月芳, 张 琳. PCR直接测序在wilson病基因第8外显子检出一个突变热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78;15:284.  [PubMed]  [DOI]
3.  梁 扩寰. 肝脏病学.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P907.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