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02-15; 11(2): 125-129
在线出版 2003-02-15. doi: 10.11569/wcjd.v11.i2.125
表1 质粒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决定因素
影响因素评论或可供解决的方案
质粒DNA骨架的结构引入免疫促进性序列或聚腺苷(polyA)序列等将有助于提高免疫效果
导入质粒DNA的剂量一般越多越好
抗原的表达水平应使用高效表达抗原的载体;表达的抗 原越多,免疫应答的程度越强,尽管未必 呈现线性关系
接种间隔确定各次接种间的合适时间间隔可以大大提高免疫效果
接种途径合理选择接种方法,如肌肉或皮内注射、基因枪皮肤接种、黏膜接种等
接种的靶组织不同的接种部位效果不同
接种次数必须保证足够的次数
报告基因前是否存在内含子有内含子存在时可以提高接种效果
接种对象的种类如不同株的小鼠对DNA疫苗的反应性有质和量的差别
接种对象的年龄较年轻的小鼠免疫应答能力较强
特异性抗原对被毒性抗原的表达不宜过高
转染细胞的毒性
表2 动物中进行DNA疫苗防治试验的病原体
病毒类鸟流感病毒、牛疱疹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登革热病毒、脑炎病毒、猫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人流感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麻疹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狂犬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猴免疫缺陷病毒、猴病毒40(SV40)等
细菌类结核杆菌、牛嗜血杆菌、沙门菌、破伤风杆菌、Burgdorferi疏螺旋体(lyme病病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
寄生虫类隐孢子虫、利什曼原虫、疟原虫、血吸虫等
真菌类球孢子菌、新型隐球菌等

引文著录: 聂青和. 基因疫苗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现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 11(2): 125-129